2023 年大河劇,松本潤接棒《鎌倉殿的13人》,詮釋懦弱家主到亂世稱王,德川家康波瀾壯闊的逆襲人生!本次由知名日劇《信用詐欺師 JP》的編劇古澤良太,為該劇進行執筆。通過擷取經典歷史,賦予全新的詮釋,顛覆過往大家對家康,以及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人,既定的刻板印象,用更多元的角度編寫歷史!

沒看過大河劇?不懂戰國歷史?這次就讓曾在日本攻下 75 座百名城,12 座現存天守的「凱莉的廢話練習簿」為你用淺顯易懂、有趣的文字內容,帶你細看當集的歷史重點,還有埋藏在故事裡的伏筆和畫面中的隱喻。跟著每一集的腳步,無痛走入日本戰國時代與當代霸主_德川家康的歷史故事!



最新集數

第 36 回以於愛的日記為引子,串起劇中不同的笑顏。表面是「於愛日記」,真正的標題應該是「虛假的笑容」吧。

於愛的第一任丈夫戰死沙場,原想隨丈夫而去卻不捨年幼的孩子,戴上虛假的笑容求著溫飽活著。千代被眾人質問時,揚起一抹微笑說自己的話不可信吧。於愛自我投射,從千代的笑容讀出的虛假武裝之下的真情意,而向家康提出讓鳥居元忠娶千代為妻。


本回末登場的茶茶,由先前飾演阿市的北川景子擔綱演出,引起話題。雖然多次在台詞中提及「母女相像」已是明顯線索,但真正轉身確認是北川景子時(其實在片頭演出名單就已爆雷……)還是不由得倒抽口氣。

茶茶轉身面向家康,停頓幾秒,眼神混雜著狂氣、憎恨、悲傷等複雜情緒,最後決定以燦笑掩飾蓋過。回想阿市初登場(第 4 回)的笑容是興奮中帶著靦腆,之後幾次相遇也總是充滿慈愛溫柔的微笑。然而茶茶初登場就是充滿復仇的狂笑。家康眼見熟悉的面貌,但笑容卻陌生得讓人難以置信,眼神滿是困惑。究竟家康能否讀出這虛偽笑顏下的恨意與悲淒呢?真讓人擔心的想幫忙喊:「怎麼辦家康!」


「你笑起來總是很好看。」家康溫柔對著於愛說,但於愛臉上閃過一抹苦澀。這或許就是生於亂世的女子們的酸楚,連枕邊人都看不出真意的笑,是戰國生存之必需。於是,千代故作灑脫的笑,好保全鳥居元忠;茶茶燦爛魅惑的笑,遂行內心的復仇大計;而於愛戴起笑容,起初也只為求個安穩的日子。

於愛離世前仍掛心著眼疾患者,留下遺言希望每年正月 25 日、7 月 15 日,一年兩次提供一汁兩菜給和她一樣受眼疾所苦之人。

被命運捉弄的於愛,即便內心難過,依然打起精神微笑。就算於愛自承始終戴著虛偽的笑容,但這些年給家康的力量、給百姓的溫暖,都不是假的,足以打動人心。

或許,她的微笑早已流露真誠的溫度,只是她未曾察覺而已。



第35回 欲望的怪物

大家有注意片頭動畫改版了嗎?這是第三版的片頭,也將是最終型態的片頭!

在美術監製菱川勢一老師的訪談中提到,第一版(第 1~17 集)以淺色和抽象畫表現青年時期的家康,第二版(第 18~34 集)以黑、紅、金等表現人類慾望來描寫波瀾萬丈的中期,最後第三版(第35集~)則以富士山和城下町的具體意象表達家康天下太平的夢想。

的確,日本在江戶時代,度過 200 多年沒有戰亂的承平時期。越過一開始黑色的混沌冒險,白兔成長為駿馬。寬闊的道路筆直通往富士山,街道兩旁歡愉的民眾,漫天飛舞的櫻花。如此安居樂業的景象,或許也是瀨名當年的願望吧。

大家不妨找出這三段片頭比較一下,體會美術監製老師的用心喔!


秀吉

這一集藉由秀吉之母來描寫怪物秀吉。為了成就秀吉的一統天下,妹妹,甚至親生母親都是可以利用的棋子。

秀吉派母親大政所到岡崎當人質,好讓家康願意上洛。前往大坂的家康其實也留了一手。據說出發前命家臣本多重次:「如果我有什麼萬一,就把大政所ㄕㄚ了。」聽命的本多重次便在大政所和旭姬屋敷四周堆薪柴,準備隨時點火BBQ。本集最一開頭動畫的薪柴正是這個意思。

不過這回沒有本多重次這個人物登場,就把BBQ的點子植在井伊直政身上了。

大政所的人質計畫算是成功,根據家康的家臣松平家忠的日記,大政所待在岡崎約一個月,就由直政護送回大坂,算是佐證大政所對直政的信任吧。


秀長

秀吉黝黑的眼眸,起初是炯炯有神,但隨著慾望日漸膨大,已變成黑洞。且野心不只在日本稱王,因此也鋪陳了日後的朝鮮征伐。另外,也透露秀吉對茶茶的慾望,不過這幾次不經意地流露,都有弟弟秀長攔阻。

秀長不同於秀吉,身段柔軟,經常適時化解周圍對秀吉的誤解,或對秀吉提出諫言,是秀吉最信賴的左右手,也是秀吉身旁最後一道煞車。兩人特質互補,表裡一體,完成一統天下之大業。

然而,拉得住這頭慾望怪物的秀長,卻在1591年正月辭世。之後一連串秀吉暴走脫序的決策,埋下豐臣家滅亡之遠因。讓不少人感嘆,要是秀長能多活十年,局勢應該會大大不同吧。



第34回 豐臣的新娘

第 32 回提過,挾帶大量軍事機密的石川數正出奔後,逼得德川軍不得不將軍武改成「武田流」,在這回約 2 分鐘左右的地方也有提到。


片頭動畫

這一回片頭的動畫是「花卉」,其實是石川數正小心翼翼守護的瀨名的世界。

第 23 回 裡,瀨名在庭園種了不少撫子,在和武田家的使者千代聯繫時,也以撫子花作信號,該集片頭動畫也是「撫子花」。撫子花的花語因花色而異,粉紅是「純粹的愛」,白色是「才能」。第 23 回用粉色和白色撫子花,我猜想是瀨名對信康和德川家純粹的愛,以及寓意瀨名自身的才能。而撫子花作為聯繫信號,更代表著瀨名為了打造沒有戰爭的太平世界,所抱持的覺悟。

沒想到這撫子花,又在這集登場。

先是石川夫人使用撫子花插花,後是打開數正留下的木盒底部藏著撫子壓花。回應 23 回的撫子花,這集的撫子花不只揭示數正沒有忘本、一直記著瀨名的夢想,也代表著數正為了保護德川家,為了消弭戰事,帶著不輸當年瀨名的覺悟離開德川家。

除了撫子花外,石川夫人本集還插了繡球花和風鈴草(19:50)。繡球花的花語是變節,風鈴草花語則是貞節。石川夫人雖只有陪伴、沒多說什麼,卻是透過手中的花卉說出石川數正內心糾結。


天正地震

天正 13 年 11 月 29 日半夜,日本中部發生一場巨大地震,震央在大概是在現今岐阜的飛驒高山。根據留下來的史料,從日本海的若狹灣到太平洋的三河灣都遭受波及,不過做了再多調查,仍無法確定震央和震度規模,加上當時尚未天下一統,史料的保存有一定的困難度,也是難以判斷的原因之一,僅能推測震度大約是芮氏規模 7.8~8.0。

根據家康當時位在三河的家臣——松平家忠所留下的《家忠日記》,地震發生在亥時,丑時又有大規模的餘震發生。綜合其他史料,據說餘震持續到隔年3月。

不只規模、震央,造成地震的斷層帶也是有不同看法,可確定的是地震造成的災害,以下是較為嚴重的災情:

・飛驒國:地震造成歸雲山山崩,歸雲城慘遭埋沒,城主內內島氏理(内ヶ島氏理)一族全部失蹤。地震發生前不久,歸雲城城主內內島氏理才剛與秀吉達成和議,於是召集所有家族、家臣在城內舉辦宴席慶祝,孰知當晚深夜發生地震山崩,就這麼一起埋入歸雲山裡了。除了未參加宴席的弟弟經聞坊逃過一劫,內內島一族幾盡滅亡。

・美濃國:大垣城全燒。大垣城本是秀吉武力討伐家康的重要據點,地震全燒,對「家康征伐」造成極大影響。

・琵琶湖:長濱城全毀,城主山內一豐的女兒與其奶媽罹難。長濱城也因地震的土壤液化現象,部分沒入琵琶湖裡,成為琵琶湖湖底遺跡的西濱千軒遺跡。(我猜《功名十字路》應該有這劇情)

織田信雄位在伊勢國的居城「長島城」倒塌,因而遷至清洲城居住。1988 年因河川修改挖掘發現清州城下有液化的痕跡,加上織田信雄曾在天正 14 年進行清洲城大修改,推測天正地震也曾造成清洲城液化。遠在伊勢灣旁的桑名宿,也因這起地震而有土壤液化等嚴重災情。若狹灣、伊勢灣也都有海嘯襲來的史料記錄。

這場地震不只是衝擊一般百姓,也重擊秀吉原有軍事能量,逼得秀吉不得不改變策略,於天正 14 年派出織田信雄斡旋,才有後續的旭姬政治婚姻。


旭姬/朝日姬

前幾集都有提過女性在戰國時代被視為人質、政策聯姻的工具,第34集又再次驗證。秀吉同母異父的妹妹——旭姬,小秀吉6歲,由於秀吉很早就離家,其實與她不親。秀吉在信長陣營裡展露頭角後,大旭姬三歲的秀長也離家去當武士。旭姬原本的丈夫——佐治日向守*跟隨秀吉,也就此改變旭姬的人生。

*也有「丈夫是副田甚兵衛」的說法

小牧長久手之戰後,家康送出兒子到秀吉家,名為養子實為人質。然而家康仍遲遲不肯上洛臣服,讓秀吉非常不悅。就在「家康征伐」的前夕,發生天正大地震,重創秀吉的領地。忙於重建的秀吉不得不改變先前強硬的態度——將妹妹嫁給家康。一是讓妹妹當人質,二是變成妹婿的家康更有從屬關係。

為了完成政治婚姻策略,秀吉強迫旭姬結束原有的婚姻。根據《改正三河後風土記》裡記載,佐治日向守認為若違抗秀吉的命令,會讓天下百姓受苦,但妻子被人收回,自己又有什麼臉見別人呢?便選擇自我了斷,另有說法是剃髮隱居。近年則有一派說法認為,旭姬在本能寺之變時就已離婚,並非因政策聯姻而被強迫離婚。

無論是否有強迫離婚,44歲,只小家康一歲的旭姬,1586年5月被當成人質嫁到人生地不熟的三河,但家康還是沒有上洛的意思。於是秀吉以探望旭姬為由,將母親大政所送到岡崎,家康才終於願意上洛。劇中旭姬聽聞母親來訪,回想起秀吉的話,心裡明白母親也將成為人質,不由得心頭一緊,眉頭深鎖,那表情轉換實在讓人心疼。

1588年,旭姬因為母親生病,曾到京都探望,是否有再回到三河,也是有多種說法。確定的是,1589年11月,待在聚樂第的旭姬罹病,沒多久就在1590年正月離世,結束短短47年的人生。

旭姬過世時,家康正在準備小田原征伐,低調將旭姬下葬於京都的東福寺。不過德川家的菩提寺有收藏旭姬的畫像,可理解為家康將旭姬視為德川家的一員。不如對待結城秀康和於萬母子般的冷淡,或許家康心底也明白身處戰亂中的旭姬有多麼身不由己吧。

秀吉母親大政所到濱松後其實也有段故事,下回再說。



第33回 背叛者

標題是「背叛者」。

看完這一回,應該可以發現不少「背叛者」。秀吉背叛了織田家,信雄背叛了盟友家康,家康背叛了和瀨名的約定,石川背叛了德川家。這麼一想,不禁覺得這集標題下得精妙。


石川數正出奔

上一回小牧長久手之戰看似德川軍大勝,但隨著孤立紀州的雜賀眾、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逼得信雄和秀吉談和,整體已失去征討秀吉的大義名分。接著發生了戰國謎團之一:石川數正出奔。

前半段將石川數正塑造成正派忠臣,因此一直難以想像他怎麼會選擇離開。其實石川出奔的理由有很多種說法:臣服秀吉的器量、被秀吉的恩賜攏絡、被其他家臣猜疑立場惡化等,在這一回幾乎都略為帶到。不過真正的理由至今仍未定案,唯一確定的是掌握德川軍機的石川轉投秀吉,對家康造成極大衝擊,不得不將軍制從以往的三河改成武田流。

這回的開頭動畫是一大滴墨滴,後續接連的墨跡遮掩,呈現逐漸看不清的意象與不安的氛圍。回應了正史上的確不知石川出奔的理由,以及出奔前後德川陣營的騷動感。

蠻喜歡這一回鋪陳石川出奔的情緒,夾在秀吉與家康之間的為難,松重豐 表現得極具感染力。和家康再三確認,家康以「沒有你就無法完成」試圖激起石川和他一同奮鬥,然而石川聽到這句話後,卻認為只有讓家康失去自己,才能阻止對秀吉的討伐,才能保全德川家。於是只帶走家眷,錢財、貴重梳子都沒帶走的出奔至秀吉方。編劇試圖將出奔理由連結至瀨名的和平理想,對石川的出奔做出這樣的詮釋。

請您務必記住,無論您去何方,我必相隨。」石川臨去前留下這句話,是否暗喻著未來將以別種方式為家康效忠呢?先將這句話記著,靜看編劇如何解開伏線。


關白

這回秀吉當上了關白,台詞提到位階或許更勝「征夷大將軍」。關白是公家頂點,負責輔佐天皇;征夷大將軍是武家最高權力,由天皇任命,去年大河劇裡的源賴朝也曾擔任過這個職務。

秀吉當上關白是日本史上第一個武家關白。關白一職不是隨便人都可以擔任的,鎌倉時代以降,是由藤原氏嫡系的五攝家——近衛家、一条家、九条家、鷹司家、二条家所擔任。百姓出身的秀吉,為了能順理成章當上關白,先當了大自己一歲的近衛前久的猶子(類似養子但不一定要繼承家都或財產)取得藤源朝臣的姓,才就任關白。隔年天皇賜姓「豐臣」,秀吉就任太政大臣,確立豐臣政權。翻開攝政關白歷任列表,就只有秀吉與其外甥秀次,這兩任關白姓「豐臣」,其他攝政關白的姓氏都不出藤原和五攝家。

平安時代有一任關白是「藤原道長」,不妨先把這名字記起來,明年大河劇會出現。希望明年我們有機會討論到~

江戶初期學者林羅山所著作的《豐臣秀吉譜》提到,秀吉為了想當征夷大將軍,曾希望成為前將軍足利義昭的養子卻遭拒,但這有可能是頌讚當時德川幕府所捏造的故事。總之,秀吉就是挑戰了比征夷大將軍更難達成的「關白」,然後也做到了。真的是如劇中的石川數正所說「是個怪物」啊。

織田信長一生沒有當到關白,也沒當到征夷大將軍。當初朝廷是想讓他從「關白」、「太政大臣」、「征夷大將軍」三者選一,不過隨即發生本能寺之變,也就不知道織田當時屬意哪一個職位。


結成秀康

還記得 第 19 回 裡提到的側室嗎?由於生母是不被承認的側室,因此於義丸不是在濱松城內出生,而是在本多重次的宅邸出生長大。第 33 回作為談和條件,到秀吉家當養子,跟了「豐臣」一姓。但在秀吉喜獲麟兒後,便將所有養子趕走,秀康娶了下總國結城晴朝的養女,繼承結城家,便改名為結城秀康。這結城家的祖先可溯及平安末期的結城朝光,也在去年大河劇中短暫登場過。

1601 年,結城秀康移封至越前,是越前松平家的第一代。家康一直對結城秀康很冷淡,據說信康曾多次同情這緣份淺薄的弟弟。秀康一直到關原之戰有所貢獻後,家康才真正對秀康有正面評價,那時秀康也已經26歲了呢……



第32回 小牧長久手之戰

德川四天王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勝、榊原康政、井伊直政。其實,不知道這叫法是何時出現的,也有些歷史學者根據這四人的年齡差距對這名稱提出質疑。

本多忠勝、榊原康政、井伊直政這三人都較家康年輕,且彼此間的年紀差距較小,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後敵方都會稱這三人為「三傑」。但酒井忠次比家康年長,不只比本多、榊原年長21歲,甚至快可以當井伊的爺爺了。因此將酒井和另外三人並稱為「四天王」,總覺得尚有討論的空間。劇中給了三傑英勇神武的登場畫面,卻讓酒井忠次獨舞撈蝦舞,編劇安排這落差,令人玩味啊。

小牧長久手之戰那年,德川家康41歲,榊原康政36歲,本多忠勝36歲,井伊直政23歲,酒井忠次57歲,石川數正51歲,羽柴秀吉47歲。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蜻蛉切

在一一介紹四天王時,導演特別在本多忠勝的愛槍上給了隻蜻蜓特寫。

本多忠勝愛用的長槍「蜻蛉切」,是天下三名槍之一。室町時代的名刀工藤原正真所造,據說刀鋒非常利,不小心畫過飛舞的蜻蜓,會被切成兩半。但劇中卻讓蜻蜓停在刀尖,或許是想表達這把刀不傷及無辜,所以蜻蜓可安然在刀尖歇息。另外,本多忠勝是虔誠的佛教淨土宗派的信徒,為了弔謁自己親手葬送的敵軍,身上總背著大顆佛珠。

現在這把名槍收藏於靜岡縣三島市的佐野美術館。


森長可

森長可是森蘭丸的哥哥。相傳森蘭丸是美男子,森長可當然也不能輸弟弟,於是請來城田優飾演森長可。高大英挺、輪廓深邃,走的是戰國BASARA風格。森長可是池田恆興的女婿,槍術優異,人稱「鬼武藏」。據說個性衝動,一言不合就要喊輸贏。然而這樣衝動的長可,其實擅長書寫,即使上戰場也會隨身攜帶筆墨和紙,大概就是這習慣讓他在最後戰況危急時還是有機會留下遺書。

岳父池田恆興是信長的重臣,飾演的德重聰以狂傲的氣勢詮釋,足以和秀吉抗衡。在小牧長久手之戰,遭德川家臣永井直勝殺害,永井之後獲得5000石的賞賜。根據《甲子夜話》池田恆興的次子池田輝政,在娶家康的女兒為妻時得知這件事情,感嘆父親的首級只值5000石。之後輝政向家康建言增加直勝的賞封,於是永井直勝就成了1萬石的大名。永井直勝的血脈傳了數百年,現今知名狂言師野村萬齋的母親就是永井家的後代。擁有戰國武將血統的野村萬齋在此劇飾演今川義元,真的是無巧不巧啊!


千成瓢簞

秀吉本陣可見許多成串的瓢簞,是秀吉極為知名的馬印(戰場上代表大名的旗幟)。秀吉與瓢簞(葫蘆)的緣分是在稻葉山城結下的。1567年,織田信長公打稻葉山城時,秀吉打頭陣潛入難攻不落的山城,在城內放火時以附在長槍尖端的葫蘆當信號。之後成功拿下稻葉山城,立下汗馬功勞的秀吉徵得信長的許可,使用葫蘆為馬印,且每拿下一勝就添個葫蘆,經年累月就是成串的千成葫蘆了。

千成葫蘆的發祥地在稻葉山城,有機會去岐阜城時,別忘了朝聖一下大牌子。另外,在新幹線的新大阪站內,也有千成葫蘆的雕刻,走過路過別錯過了。


最後提一下這一集的彩蛋。要寫檄文時,大家說讓榊原康政寫,他字比較好看。歷史上的確有說過在大樹寺學習的榊原,真的是善於書寫,也很有行政能力,眾人說他字好看也是有所本。不過,若有看杉野遙亮主演的《元氣囝仔》,想必更會對這句台詞會心一笑。



第31回 空前大決戰

初花茶罐

劇裡翻譯為「初花茶罐」,日文名稱為「初花肩衝(はつはなかたつき)」,屬裝盛抹茶的茶具,而「肩衝」是指肩部水平外張的陶器型式。相傳這初花曾是楊貴妃的油壺,但推測其實是 12~13 世紀製作的。據說室町時代由茶道開祖的門生所持有,輾轉到 1569 年獻給織田信長,確認在 1571 和 1574 年的茶會上被織田信長使用過。

織田信長熱衷於茶道,喜歡收集茶具。在戰國時代,主君會冊封土地給立下戰功的將領,但日本國土不大,一直分下去可能會不夠分。喜歡茶具的織田信長便以茶具代替領地,賞賜給家臣們,有特殊功績的家臣更是獲得舉辦茶會的許可。因此,茶具被信長賦與尊絕不凡的價值,稀有的茶具名物更可值一國一城。相傳織田的重臣瀧川一益就曾感嘆,比起獲得上野信濃的封地,更希望織田能賞賜茶具。

初花和新田、楢柴並稱為「天下三肩衝」。

織田曾擁有過初花和新田,而楢柴當時是由富豪鳥井宗室所持有。織田信長以商業保護為條件,希望鳥井獻上茶具。但隨即發生本能寺之變,楢柴沒能交到織田手上,這「擁有天下三肩衝」的夢想就消散在本能寺的火光中。

多年後,豐臣秀吉蒐集到這天下三肩衝。秀吉死後,初花傳給宇喜多秀家,楢柴傳給家康,新田則在大阪之陣後修復獻給家康。現在,初花由德川紀念財團收藏,新田由德川博物館收藏,而楢柴則在 1657 年的明曆大火中損毀,修復後卻下落不明至今。

知道這初花的珍貴後,多少能理解出身低微的豐臣秀吉收到這茶具後感動涕零的反應了。


31 回開始,家康多了兩撇鬍子,也添了些老練氣息。決定要不要打仗前,會沉著分析情勢,一一詢問下屬聽取建議,一步步擬定策略。在戰場上,還冷靜訓斥信雄身為總指揮官不能慌亂。對照第一集在大高城崩潰,逃跑還被本多忠勝抓回,劇裡也不再手足無措地喊「該怎麼辦」,幾乎只剩旁白幫忙擔心喊著。從造型、神韻,說話語調,在在都可感受到家康顯著的成長,已有大將之風。從第一集一路看到這裡,終於有種長大了的欣慰感啊。



第30回 新的霸主

看了《怎麼辦家康》半年,內心有種感覺:編劇古澤除了想重新描繪家康的成長外,他或許還想嘗試增加女性在戰國時代的比重。

第 11 回 的田鶴、第 14 回 的阿月、第 23 回 後的瀨名,到第 30 集的阿市,都讓我感覺到古澤想告訴大家「戰國女性也是有戰鬥力的」


古澤打造的戰國世界

在第 30 回裡,阿市為了制衡秀吉而決定嫁給柴田勝家,這步棋顯出阿市的智慧。但其實有歷史評論家指出女性在戰國時代裡是沒什麼地位和人權,沒什麼自主的機會。結婚離婚都與政治情勢有關,阿市與淺井的婚姻也是如此,被當成工具般的進行政略婚姻,這大概是那時期女性主要的功用吧。像劇中的阿市,自己決定與柴田的婚事,或許就只存於古澤打造的戰國世界吧。

我過去總覺得阿市命運乖舛。16 歲就被哥哥安排政治婚姻,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又被哥哥摧毀,再嫁不到一年又被捲入戰爭自盡。短短 37 年的人生,盡是隨著時代擺盪的不由己。不過,這回古澤給阿市一些自主的機會,以傳說的聰明伶俐為基礎,添加馳騁戰場的憧憬,從騎馬登場那番颯爽談話中,就可感覺到這次的阿市雖覺悟到「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卻仍有想在有限空間內發揮的野心。

在阿市人生中的最後一戰,阿市喊出「我以織田家女兒為榮」,劇組也安排阿市穿上信長初期常穿的背心,象徵著繼承織田家的意志。非常喜歡劇組在這點的小用心。

這次 北川景子 詮釋的阿市,初期散發著英氣,為人母後多了份柔軟,最後則是兩者揉合成的堅毅,其中神情轉換細膩,感動不少觀眾。雖然有些評論認為這人物設定悖離史實,但一路看下來,我想加重女性活躍,或許就是古澤的私心吧。


小和田哲男老師的解說,提到阿市在淺井長政過世後沒有剃髮為尼。當時,大名的正室在丈夫過世後,會出家為尼追悼丈夫。然而,阿市卻沒有,沒有削髮出家,被稱為「有髮」的狀態,亦即有再婚的意思。小和田老師推測阿市應該是有想要出家,但她的美貌在信長眼裡是顆可再次政策婚姻的棋子,可能被信長下令不可出家。如上文所提到,當時的女子沒什麼自主權,婚姻由他人決定。原來,就連憑弔,都無法如己願。

《怎麼辦家康》裡的阿市,或許在淺井長政過世後也被信長要求不可出家,留待配合他未來的謀略。在信長過世後,或許阿市終於有機會自己做主:該不該結婚,該跟誰結婚,該逃亡還是該跟丈夫一起奮戰到最後一刻。

至少,在人生的最後一刻,阿市終於可以擁有自己的人生



第29回 伊賀を越えろ!

這次片頭是逃走的小兔子與忍者的飛鏢。沒錯,就是忍者出手相救小白兔啦!


半藏門線和半藏有關

服部正成,通稱「半藏」。第29集裡,石川數正對半藏說:「如果事成,子子孫孫將以你們繁榮。」

半藏的子孫之後如何呢?在400年後,東京都有條地下鐵路線「半藏門線」就是跟半藏有關。

半藏後來跟著家康到江戶,居所位在江戶城的尾御門內,之後被稱為「半藏御門」。後來附近設了地鐵站便以之為名,通過的路線也就命名為「半藏門線」。江戶城的半藏門對著的甲州街道可通往幕府直轄的甲府,相傳如果有緊急狀況的話,將軍可以從甲州街道去甲府避難。現在半藏門不對外開放,只有皇室相關人士可以通行,所以不用特地去朝聖,但可以搭去半藏門站打個卡(?

半藏最後在江戶過世,葬在新宿區的西念寺。西念寺是服部半藏為了祭祀信康而開基的寺院,之後也成了服部家的菩提寺。


伊賀穿越路線

「神君伊賀穿越」應該是家康人生中前幾大危機吧,雖是有名事件,但實際通過的路線和詳細經過依然成謎。除了通說的伊賀穿越路線,另外還有甲賀伊賀穿越,近年來更有學者根據史料指出經過奈良的大和伊賀穿越路線。個人猜想古澤編應該是藉由石川數正和酒井忠次兩人分頭的路線,稍微帶過其他路線說。

根據《東照宮御實紀》穴山梅雪在堺市和家康分開後,在宇治田原被誤認成家康遭殺害。不過在《怎麼辦家康》裡是刻意當家康的替身,幫家康擋住追兵。看過《真田丸》、《女城主直虎》,就今年的穴山最正氣。這次的穴山因為再也無法認同理念而離開武田家,但內心總自責自己是背叛主君之人,最後選擇當替身,即便不是為武田家盡忠,但貫徹忠義的信念,依然是種盡忠。這次的穴山,真的很帥氣啊!



第28回 本能寺之變

第 28 回 本能寺之變 可說是日本歷史上最大謎團,成因、幕後黑手有諸多說法,大概有 50 多種吧。

2020 年大河劇《麒麟來了》敘述信長和光秀間的糾葛,今年大河則是信長和家康的愛恨情仇。難怪日本網友說近年的本能寺之變應該是本能寺之「戀」,第 28 回整集「信長」、「家康」互喊,彷彿是在本能寺的中心呼喊愛(山田半藏表示


細心的片頭變化

前幾集開始埋下家康黑幕說的伏線,本集片頭不隱喻,直接是兔狼相對的場面。除了直接破題家康黑幕說外,其實還有著劇組的小用心,回顧第 2 回的片頭其實是「狼追兔」。從「兔子逃離狼爪」,到這回「和狼面對面」,兔子家康這一路的成長,相信不只是信長,觀眾們也都看得見。

岡田准一在專訪中提到如何詮釋信長的極限是一大難題,而他所詮釋的極限與內心苦痛,也真的讓飾演家康的松本潤感受到,在第 27 回的對戲中流下劇本上沒有標註的淚水(32:00)。如此透過演技磨合對話,更讓人期待松本潤會如何演繹本能寺之變後的家康。


回歸初心的紅衣

在第 28 回裡,身穿白色衣服的信長,遇襲後奮戰到身上滿是自己或敵人的血,染紅了原本的白衣。乍看只覺得信長戰到最後一刻的英勇,然而,這身紅,還有劇組更深層的寓意。

本集阿市對家康說,信長人生最開心的時候,應該是當年跑去找少年家康玩相撲的那段日子吧(17:53)回憶片段裡的信長,身穿紅色衣服。擔任人物設計的柘植先生在閱讀劇本後,想像青少年時期的信長剛離開作風嚴厲的織田家,帶著一種奔放感,因此身穿紅色衣服可視為是「信長對這世界剛萌芽的熱情」,也就是在這時候遇見了家康。隨著年歲增長,熱情洗練為金色的狂氣,再以黑色調為主來封印,不讓他人輕易看穿。雖說是黑,但據說近距離可發現黑色衣服設計上其實有不同的刺繡花紋細節,或許都是信長想掩飾的狂氣吧。

在本能寺熊熊火光中的信長,悟到自己的極限,浴血奮戰地染了一身紅,回到那個初遇家康、還未繼承織田家、未背負天下、什麼都還不是的傻子(うつけ者)信長。另外,有發現嗎?片頭的狼,也是一身紅呢。


金桔頭

全身染紅的信長邊喊著「家康」邊走出來,以為要以初相遇的樣貌見到家康,沒想到人牆之後居然是光秀。失望至極的信長對光秀喊了「キンカン頭」,字幕翻成「臭禿頭」。這句「キンカン頭」可不是古澤自創的。

「キンカン頭」的漢字是「金桔頭」。金桔因為圓圓光溜溜的外型,會被用來形容髮量稀疏。

江戶時代的民間怪談集《義山後覺》、《柏崎物語》中寫到,光秀在一場「庚申講」的場合上突然起身,信長勃然大怒,拿著長槍抵著光秀的脖子喊:「金桔頭!幹嘛站起來!」光秀覺得信長是真的想要置自己於死地,因此懷恨在心,種下本能寺之變的因子。不過這是後世編著的怪談集,可信度其實沒這麼高,就當軼事聽聽吧。

另有一說,是信長把光秀的漢字拆解,光的下面「ㄦ 」加上秀的上面「禾」,就變成了「禿」字,所以就叫光秀「金桔頭禿子」。

古澤這集沒有大家期待的「敵人就在本能寺」,卻安排了「金桔頭」,也是蠻特別的啦~



第27回 安土城之決鬥

看過大河劇《真田丸》、《女城主直虎》、《麒麟來了》,後兩部都有描述「明智光秀在安土城接待德川家康不周惹信長生氣」,而《真田丸》則是以諏訪法華寺對明智光秀施暴來說側寫織田的脾氣。不過今年大河劇在第 26 回武田滅亡後的法華寺相當平靜,這週才揭曉,原來是把恆例的暴力場面放在第 27 回。

江戶初期的《川角太閤記》裡,光秀準備用鯉魚招待家康,信長事前巡查廚房時,發現臭味,憤而解除光秀的接待一職。覺得丟臉憤怒的光秀,將菜餚、食器等丟棄在城周圍的溝堀,書中描述那惡臭遍佈整個安土街道(真的很臭?!

家康這集前往安土城,接受信長的款待。劇中,明智光秀準備毒藥,但信長指示不要下毒。家康為了讓明智離開織田身邊,故意裝出聞到魚臭味,信長誤會明智無視自己的命令還是下毒而暴怒。

▸ 信長誤會明智無視自己的命令,暴怒毒打明智

劇中信長翻掉整桌好料之前,萬千代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一口,讓人不禁好奇到底有多好吃?

據說家康一行人在安土城待好幾天,吃好幾餐。不過史料《續群書類從》所記載的菜色,只到 5 月 16 日的晚餐,因為之後明智光秀就被解任招待職。安土城跡旁的「安土城天主信長之館」裡有復刻 5 月 15 日的菜色,有些盤子還墊了金箔,相當奢華。若有機會走訪安土城跡,不妨到信長之館走走。

▸ 圖片擷取自 安土城天主 信長の館

安土城

織田信長以當時最新技術打造的安土城,據說是地下一層、地面上六層,總高約 32 公尺的壯闊大城。

當初選在這裡是因為地理位置比岐阜城更靠近京都,加上可利用琵琶湖水運的便利性、位居北陸到京都的交通要衝,因此選在安土築城。一般日本城都將城內最象徵性的建物稱為「天守」,唯有安土城是以「天主」表記。這是因為織田信長的家臣太田牛一所寫的《信長公記》都是以「天主」表示。

華麗雄偉的安土城在竣工後 6 年,本能寺之變後燒失,燒失的原因眾說紛紜。即便昭和 30 年代經濟高度成長時,興起一波築城風潮,但安土城至今都沒有重建。一來金錢是一大考量,二來是覺得現有的史料仍不夠詳盡,如果蓋好了又發現新的史料,很難再修改。

2020 年滋賀縣知事決定用 VR 技術重現輝煌的安土城。大家來安土玩的時候也可以 VR 體驗一下。


德川秀忠和松平忠吉

第 27 回出現兩位小朋友——長丸(下圖右)和福松(下圖左)。

長丸就是日後的二代將軍——德川秀忠。2016 年《真田丸》裡是由星野源飾演德川秀忠,演活了憨厚較不擅打戰的個性,讓人印象深刻,不知道今年會由誰來演呢?秀忠之後與淺井家的千金「江」結婚,也就是2011 年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的主角。

福松是弟弟,之後則是改名為松平忠吉,娶了井伊直政的女兒,在關原之戰後入主清洲城,但因為生病年僅 28 歲就過世。據說過世時,秀忠非常悲痛難過。


原以為家康真的不會再表露內心情緒,發揮無敵忍功,終於練就完全的老狸貓型態,沒想到還是被信長以瀨名信康一秒挑起情緒。也許…要練成老狸貓終究沒這麼簡單吧。

另外,我個人喜歡於愛對兔子和野狼的說法,加上於愛略帶天然的語氣,更能說服聽者相信這就是自然真理。於愛的自然灑脫,一掃家康內心的不安隱憂,更加堅定腳步,今後或許是以另一種不同於瀨名的溫柔明理支持著家康。

說家康是兔子,他繁衍子嗣的能力,就真的很像兔子(欸



第26回 閒情逸致遊富士

先說片頭動畫——富士山和狸貓,富士山就是標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信康事件後的家康,是否要從小白兔變成老狸貓呢?


月代頭

第 26 回開始就是家康剪髮變成月代頭,鏡頭拉過去,榊原康政和本多忠勝都跟著剃月代頭了!月代唸作「さかやき」,用字和念法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漢字是因為髮型,發音則是跟在戰場上戴頭盔氣勢反而會上升有關。

在鎌倉、室町時代是戴頭盔打仗時才會剃月代頭,日常就是留長髮的「總髮」,因為戴頭盔比較悶熱,也有人認為月代頭戴頭盔比較不會滑動。戰國時代因為動亂頻繁,就逐漸習慣日常也頂著月代頭,但進入承平的江戶時期卻在平民間流行月代,甚至成了元服的慣例,其源由依然成謎。

家康在和瀨名死別後剃了月代頭,家康語調平穩,但整體單色調且強調陰影的畫面,突顯出寧靜中的不安穩,我自己喜歡劇組這樣的小用心。身為家臣的榊原康政和本多忠勝也跟著剃髮,井伊萬千代還未元服,所以還是頂著總髮造型。

家康剃髮後反而隱藏真心,2017年《女城主 直虎》裡的小野政次(高橋一生 飾)也是如此。


高天神戰役

高天神城位在靜岡的掛川市,是濱松城的支城,在這裡發生兩次戰役,第一次高天神城戰役(第 20 回),武田率領兩萬大軍襲來,德川向織田求援卻趕不上,高天神城落入武田手中。為了奪回高天神城,家康在附近蓋了橫須賀城,並在高天神城周圍設 6 個砦(ㄓㄞˋ)採包圍戰術,也就是第 26 回裡的第二次戰役。

為了讓武田陣營的民心潰散,家康不接受高天神城主的投降。劇裡家康說是信長不允許投降,不過昨天看到歷史學者小和田先生說,信長的回信是要家康和底下的人好好討論,也有看過書信原文的人翻譯一下信長回信大概是

我是這樣想的,你覺得如何呢?你和底下的人好好討論一番給出個好的做法。

信中沒有直接命令「不准接受投降」,通篇言詞客氣,但讀起來卻比直接命令要來得讓人背脊發涼,不由得自行揣測上意不接受投降。我想這大概就是信長的霸氣(?

總之最後就是因為武田這個大名不願保護高天神,名聲敗壞,大家都不願追隨他。

2016 年《真田丸》的開場就是追隨武田的真田家在考慮到底要不要繼續跟著武田,真田昌幸說了幾次武田不會滅亡,還看著窗外的淺間山說:「只要淺間山不噴火的話,武田家就會安泰!」(幫忙立旗)天正 10 年 2 月 11 日淺間山噴火,據說連京都都觀測得到,那時正好是織田信長開始攻打武田,武田領國內的人都覺得是武田勝賴要被放棄的天意,因此毫無抵抗的落入織田手中。


茶屋四郎次郎

這回再次登場的茶屋四郎次郎,飾演的中村勘九郎曾擔任 2019 年大河劇主角——金栗四三,創立箱根接力賽(明年將是第一百屆)是知名大阪固力果跑跑人的原型。茶屋四郎次郎說自己從京都馬上奔過來,啊,如果是金栗四三的話,的確是有可能的~(錯棚)


富士遊覽

眼見武田滅亡後,信長安心(?)的返回安土城,但他卻不是透過木曾路,而是去富士山繞一圈,再沿東海道回去。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旅遊路線大概是這樣:本栖→看富士山→人穴→白糸瀑布→浮島ヶ原騎馬→富士宮浅間神社→三保松原。之後沿著東海道巡了駿府、掛川城、濱松城,北上到岐阜城再回到安土城。

家康為了這趟旅程,整備道路,調度物資,吃喝不缺。還蓋了鑲上金銀的超豪華接待所,應該就是劇裡秒看富士山就說走人的招待所。當時富士山本宮淺間神社的社殿因戰亂被燒毀,家康為了接待信長,在這裡蓋接待所。1604年家康寄進蓋新社殿,目前仍有些當時的建物留存。這趟富士之旅花了不少錢,一圓信長看富士山的夢,所以信長應該也是蠻開心的,後來回贈家康黃金、兵糧。

這段重點有四:

① 松潤發揮規劃演唱會的經驗策劃富士山show
② ARASHI休團三年後首次聽到松潤獨唱
③ 松潤單獨表演撈蝦歌的架勢展現堅強的偶像實力
④ 於愛製作的戰國版富士山Walker



第25回 信康事件

在第 23-25 回,敘述了德川家康人生中最重大的難題之一——信康事件

關於信康事件的始末,一般是根據德川史觀的《三河物語》。其實同時代的史料並不多,所以至今仍有許多疑點,成因也有不同觀點。即便如此,編劇用心鋪陳,回收第一集埋下的伏筆,為觀眾們帶來不同以往的「瀨名」。

下定決心的瀨名穿著螃蟹圖樣的小袖,不知是否有眼尖的觀眾們發現這螃蟹圖樣的衣服多次出現劇中呢?不只家康本人,幼時的信康和龜姬,以及信康的女兒們也都穿過螃蟹圖樣的衣服。

這可不是劇組的隨意設計的款式,名古屋的德川美術館所收藏的德川家康浴衣中,就有一件水藍色的螃蟹紋浴衣。劇組安排在家康家族和樂的場合多次中出現螃蟹圖樣,寓意著家族愛與和平。而瀨名在人生謝幕之時,選擇穿上螃蟹紋的小袖,展現了對家康、對德川家最後的愛,讓人動容。


第 25 回的片頭是女性搭乘小船遠走(左下圖),本集最後一個畫面是收在只有女紙娃坐在花舟裡(右下圖)。前後以「舟」呼應,而結尾的花舟其實是第一集家康和瀨名玩家家酒時的畫面,伏線埋得之深。

家康曾以人質交換的方式將瀨名從今川氏真手中救出(第 6 回),瀨名搭著小船渡河回到家康身邊。這次,瀨名為了守護自己珍惜的人,搭上小船前往永恆的彼岸。沒想到當時無心的遊戲,竟預言了兩人日後的別離,令人鼻酸。

這集的伏線回收,加上劇組在服裝設計上的細膩安排,加乘情緒堆疊的效果,相當精彩。


瀨名的惡女說,多是江戶時代的史料。或許,長久以來被視為「惡女」的瀨名,其實跟《怎麼辦家康》裡的瀨名一樣,是個體貼溫柔又果敢的女性吧。



第22回 設楽原の戦い

\ 御旗  楯無  ご照覧あれ!/

武田勝賴在一場激勵將士們的演說最後喊了句:「御旗  楯無  ご照覧あれ!

據說這句話是甲斐武田家在做重大決定,掌門的以傳家寶的御旗、楯無發誓時會喊的話。有個不成文規定是,若此話一出,是不容許任何人反對反悔

這御旗、楯無鍇的家寶傳自於源義光,就是去年《鎌倉殿的13人》裡的武田信義的曾祖父。武田信義是甲斐源氏第四代當家的,是甲斐武田氏初代當家。武田信玄是第 16 代的子孫,勝賴就是第 17 代~

原文真的難翻,直譯對不熟日本戰國史的人來說可能需要在邊框加上備註?因此 KKTV 將這句話翻成「此戰必不負列祖列宗」,以我爺爺的名義發誓,也算意思到了吧。

日推上的戰國歷史迷說今天聽到勝賴喊這句,心滿意足。在這裡把原文分享給有興趣的人(可能沒有?


日本中世紀的彩虹迷信

日本 Twitter 上,有網友發現在第 1 回中,信玄望著南方的彩虹,說南方有不吉之相,但第 22 回中,勝賴望著彩虹說對我方是吉兆。網友感嘆信玄爸爸沒有告訴勝賴說彩虹是不吉之相,原來長篠之戰的伏線在第一集就埋下了啊!

《怎麼辦家康》的歷史監修平山優先生轉推這則推文解釋,在中世紀,高掛彩虹的方位是不吉利的。因此第 1 回,信玄對著彩虹高掛的南方駿河說今川有不吉之兆,而第 22 回,彩虹是從織田德川軍的方位生出,因此對織田德川軍來說不吉,但對武田軍是吉兆,才會說「此戰大吉」。

不是信玄爸爸沒教勝賴,也不是編劇亂寫自打臉啦~



第19回 摩利支天

縱橫沙場的戰國武將們,看似和佛教不殺生的戒律沾不上邊,但其實他們時常向佛合十懺悔自己奪去的性命。本次片頭就是德川家康信奉的摩利支天

騎著野豬的摩利支天,是陽炎神格化的神。相傳有「隱身」的法力,不會被抓住、被燒到、被浸濕、被傷害,受到不少武將們崇信。德川家康還曾對石川數正說過「都拜這懷裡的摩利支天所賜」,足見家康對摩利支天信仰之深厚。現在也有不少人為了祈求開運勝利而參拜有摩利支天的寺院。


不動明王

第 19 回中,和家康對比的信玄,則是信奉不動明王。不動明王雖常見動怒、用力的表情,但其實是種慈悲的表象。態度溫和的佛祖無法處置的惡,就由不動明王以這力量切斷、盡除迷惘,指示該前進的方向。不動明王自平安時代傳至日本,被視為是鎮護國家的神明,也時常與山岳信仰連結,頗受修行者們崇信。其堅毅的姿態也吸引不少武將們成為信徒。


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是守護佛界北方的神祇,四天王之一,別名「多聞天」。毘沙門天一臉憤怒相,也是為了除惡。一般來說,以四天王之尊安置於日本寺院裡則會稱「多聞天」,若單獨安置的話則會稱「毘沙門天」。毘沙門天被視為是四天王中最強的武神,因此也有不少武將信眾,其中最知名的就屬上杉謙信。


印象中第 19 回沒多解釋摩利支天,卻給了不少畫面,或許也有人跟我一樣不太知道佛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飾演德川家康的松本潤,在劇中雕刻摩利支天的演技,是有特別請佛師在旁指導喔~



第15回 家康的命運

見付城
揭開濱松日後成為音樂工業大城的序幕,也大大左右了家康的命運

第 15 回中有兩段提及築城:一是家康在岡崎城問夏目廣次遠江的情況,二是家康在織田軍營被信長說城址選位不佳該選引間城。

在松本潤和有村架純走訪濱松的影片中,松本潤感嘆的說:「結果還是活下來人寫的吧。」有村架純也回應:「所謂的歷史,是存在著怎樣的情感,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這兩段提到正在普請打造的城,字幕翻譯都只翻出「府城」。到底是哪裡的府城?我好在意。重播幾次,終於從台詞中抓出城名是「見付城」。

「見付城」位在靜岡縣磐田市,在濱松市越過天龍川的東側。

磐田的見付曾是遠江國的國府,亦即現今的縣廳所在地,在這裡築城的話,實至名歸的遠江之主。德川家康當時如此盤算著,開始修築見付城作為居城。還動用了普請,可見家康對見付城的期待。

「若與信玄為敵,你所在的見付,天龍川會妨礙救援,就算可以渡河,但河川是在你身後。你該以濱松為居城。」信長如此指示。

如果就按照信長指示中止見付城的普請,會留下一屁股債,但如果繼續蓋下去又會觸怒信長……幾經思量後,最後只好放棄見付城,趕緊搭建濱松城。

1570 年 6 月打完姊川之戰,9 月家康就入住濱松城。效率之高,應該是忙翻所有人吧。

之後,家康和武田真的打起來了。如果當年是以見付為根據地,按唯一留下的古地圖看來,見付城西、南、東三面為河的地形,面對南下的武田軍可能難以逃脫,或許家康在三方原之戰就畫下句點也說不定。

信長的建議,不只揭開濱松日後成為音樂工業大城的序幕,也大大左右了家康的命運呢!

當時蓋到一半的見付城,還留有土壘和曲輪的遺跡,現在已改建成磐田少年的棒球場。


武田暗殺家康

第 15 回末,美如天仙的井伊直政讓觀眾們驚呆了。而接續突如其來的行刺,更是殺出一堆問號。

網路上不少討論提到,井伊直政入德川門下是 15 歲,行刺當時 (1570) 應該只有 10 歲左右,還在愛知的鳳來寺。究竟井伊直政是怎麼跨越這歷史之壁?上網查一下,查到一段武田暗殺家康的故事。

(摘自《家康100の決断》和磯田道史老師的說法)

吃下駿河國的武田信玄,接著瞄準遠江國。此時,家康也為了提防武田的進攻,將岡崎城給信康,自己移往濱松為主要根據地。

書裡寫到家康的第 21 個決斷是:

家康在千鈞一髮之際抓到武田派出的暗殺者,家康要怎麼處置呢?どうする家康?

武田信玄暗殺的第一步是派出名為「庄之助」美少年到濱松,因為戰國時代有個讓五官端正的男子隨侍武將的風俗。武田先讓庄之助潛入濱松,耳聞有小正太的家康,喜迎庄之助,完全不知已中信玄的計謀。

某夜,庄之助趁家康熟睡時抱著必死的決心行刺。就在刀尖要插進喉頭時,房內的佛像突然倒下發出聲響,庄之助遲疑了一下,而家康剛好醒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躲開暗殺。被逮的庄之助將信玄的奸計一五一十招出,而家康竟將他毫髮無傷地送回給信玄!

家康對不滿的家臣們說:「回到甲斐的庄之助,應該會為暗殺失敗找藉口,把我說成是無機可乘的完美名將。另外,『寬恕庄之助一命的武將』傳出去的話,未來信玄的家臣裡或許會出現想跟我的人。把庄之助平安送返,反而會在武田家掀起風波呢。」

我猜編劇可能是取這段歷史,改編成井伊和德川的羈絆吧(?)不過目前看起來戰國歷史迷似乎不太買單啊,不知道下集會怎麼處理?會不會真的有上述的決斷呢?



第11回 田鶴X瀨名

出身自今川家臣鵜殿家的田鶴,媽媽是今川義元的妹妹,對今川家自然忠心。過去一度認為田鶴和築山殿(瀨名)是姊妹,不過近年研究推測兩人並非姊妹關係,只是兩人的媽媽是妯娌而已。


瀨名許給家康,田鶴則嫁給今川另一重臣——引間城(又名引馬、曳馬)城主飯尾,但之後卻遭懷疑謀反而被今川氏真殺害。根據濱松市中區的元濱町自治會傳下來的說法,飯尾死後,田鶴因為今川家的恩義,拒絕歸順家康,於是綁上純白頭巾,身穿緋紅色鎧甲,手持薙刀,壯烈地與 18 名侍女死守引間城。

據《濱松風土記》的說法,田鶴壯烈成仁後,瀨名悲痛欲絕,和侍女們請來和尚在田鶴戰死的地方誦經超渡,並在墳塚周圍種了一百多棵椿樹,祈願椿花可以開得長久。幾天後,深紅色的椿花如微笑般盛開,還散發出陣陣花香。之後,瀨名便常常來墳前祭拜。

1944 年,因為濱松市區街道改建整理,將墳塚往東南移 5 公尺至現址,並蓋起御堂,但二戰中的濱松大空襲中燒毀,1952 年再建。近年來追加祭拜觀音菩薩。


關水渚收到劇本時,試著揣摩這個角色去思考,認為田鶴總是希望周圍的人能幸福,並且有堅強的意志去保護自己珍惜的事物,絕不讓給任何人。對方怎麼想不知道,但對田鶴來說,是想要讓家族、朋友、身邊的人幸福而用盡全力的人。

就如同劇中所描繪的,田鶴只是想要「回到過去」、「重回那個快樂幸福的時光」而拼上性命。在亂世中貫徹自己的信念,凜然之姿如雪中的紅椿般,孤單一朵,依然在寒風中傲然綻放。

田鶴留下史料不多,讓古澤良太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這一集的氛圍才能營造得如此飽滿、動人。有人覺得這一集寫了一集,這篇幅也太多,但我個人猜測是跟瀨名日後的決定和心境有很大關係吧。《怎麼辦家康》撇開有點悲劇的 CG 和 NHK 引以為傲的 8K 綠幕外,有些集數還蠻有意思的,只是集跟集的連貫性不太強,可能會忘了要接著看(?)不過我還是蠻期待古澤今後如何從眾多故事中做挑選,所以還是會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