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自同名韓劇的《Good Doctor 善良醫生》,今年暑假在日本上映後收視率一舉破十,創下同時段的新紀錄。也在日本網站Oricon夏季日劇滿意度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日劇版本之前,觀眾已經對韓版及美版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飾演美版良醫墨菲男主角的福萊迪海默爾因此入圍了2018年金球獎最佳電視男演員。滿街都是醫療劇,但《Good Doctor 善良醫生》在全球燃起話題熱度,它到底有什麼特殊魅力?

自閉症的醫生能成為好醫生嗎?

自閉症呈現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障礙是人際溝通障礙及缺乏情感接觸,因此要成為一個醫生,能處理醫病關係,同理病人及家屬並做最好的溝通也是重要的一環。從小患有自閉症的新堂湊進入東鄉紀念醫院時,即便因他同時有學者症候群,超強記憶力讓他如百科全書般擁有優越的醫學知識,但仍因自閉症而被質疑是否具備成為醫生的資格。然而也因為新堂湊的特質,讓小兒外科有機會重新檢視所謂醫生的初心,也讓經營者重新認清醫院醫治病人的本質。

病人家屬第一時間對病人隱瞞病情,新堂湊毫無保留地對病人說明因而引起家屬抗議,但病人對自身病情有知的權利,隱瞞病情究竟是為了病人還是為了病人家屬?醫院對於腸壞死的早產寶寶採保守做法,新堂湊對於面對生命危險的狀況不積極救治感到不解,這中間的衝擊與拉鋸,帶著觀眾重新探討醫病議題的最終本質。新堂湊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挫折與磨合中,用一種自己的節奏與態度,平衡了擁有多年經驗的高山醫生與瀨戶醫生的老練與專業。他單純又真切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順利長大成人」的信念,也讓小兒外科的組合,成為病童心理與身體最強大堅實的後盾。

距離死神最近的時候如何拿捏道德的那把尺?

單元劇形式的醫療劇好看在於,有戰勝病魔的感動與快樂,也有努力不懈但終究還是失去的通苦;還有讓觀眾真實地看到在距離死神最近的時候,人性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求生或求死的掙扎。高中生未婚早產生下的寶寶需要手術治療,但因高中生未成年,需要監護人簽署同意書,而偏偏監護人是個放棄自己女兒也自暴自棄的媽媽。自己養活自己的未成年高中生帶著淚揪著心說「我才是孩子的媽媽,為什麼我不能簽同意書?」另外,瀨戶醫生盡全力救治留下被多家醫院拒收的女童,首次主刀就遇上最艱困的情況,且女童最後仍死亡,瀨戶醫生與院方也因此反被家屬質疑與控訴。面對這種棘手的狀況,院方與醫生到底該收留救治抑或拒收,沒有正確答案,而且任何一個選擇都存在著可能無法承擔的風險。關於器官捐贈議題,如何在腦死病人家屬在失去家人的創痛中,給予最適切的幫助?而被捐贈器官的病人,想到自己是「正在等待某個人死去,好讓自己的生命能延續」的這般殘酷,就無法接受被捐贈。這些可能離身體尚算健康的我們有些遙遠,可是卻又是如此真實地存在在你我生活中的重要議題,都在劇中生動地刻畫著。

人總是需要正向、感動、激勵人心的內容來提醒自己繼續努力,提醒自己珍惜當下的美好。《Good Doctor 善良醫生》這部日劇的精彩之處除了節奏緊湊、見證醫療領域工作人員面臨困難之外,透過自閉症醫生新堂湊特殊的狀況,看到了人性在克服自身障礙,努力堅守崗位,甚至進一步扭轉並改變環境現況的感動。雖說《Good Doctor 善良醫生》是醫療劇,但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溫暖風格,相較於近期很夯的幾部醫療劇,它冰冷的手術檯或醫療畫面比重相對少,探討各種醫病關係以及醫治人心的部分反而更深刻。這部日劇適合所有人,更適合需要好好哭一哭發洩一下的人,所有的評價都說它非常好哭,經實驗證明,真的,每集必哭。